你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信息

冬春茬黄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

2019/2/8 20:37:41      点击:

栽培技术关键

       (1)种植季节和育苗:黄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l 5—32℃,白天温度要求20 32C,夜间15—18C。不耐低温,lo℃以下,植株生长缓慢 30℃以下就会发生冻害。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可作春、夏、秋三茬露地和冬、春二茬保护地栽培,基本上实现周年供应。露地栽培,春季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该茬黄瓜所处的自然条件好,可选用长势旺、结果能力强、瓜条大、丰产型的品种栽培5夏茬播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炎热多雨的夏季,产量多受气候影响,可选抗病、耐热品种栽培;秋茬播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期遇高温,瓜苗长势弱,产量也较低,选用抗逆性强,抗病毒,具有短日性的品种生产。保护地栽培,一般春茬播期2月上旬至中旬;冬茬播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育苗。在大棚或温室内生产黄瓜,光照、温度和传粉均受限制,必须选择耐寒、耐弱光照、单性结实力强的早熟品种栽培。

浸种催芽在黄瓜播种中普遍应用,用50-55℃温开水烫种消毒10分钟,不断搅拌以防烫伤。然后用约30℃温水浸4 -6小时,搓洗干净,涝起沥干,在28-30℃的恒温箱或温暖处保湿催芽,20小时开始发芽。早春小拱棚保温育苗,用育苗杯或苗床育苗,苗龄15-20天(2片真叶)时定植,于晴天傍晚进行,要注意保护根系,起苗前淋透水,起苗时按顺序,做到带土定植,以防伤根。
 

   (2)选田和施基肥: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虽然主根可达1米多深,但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30厘米以内的土层,具有好气和好湿特点。因此宜选择透气、保水、保肥、pH值中性或微酸的沙质壤土栽培。黄瓜有多种土传病害,生产上忌连作,要求3—4年轮作1次。   因栽培季节和生育期的不同,各茬黄瓜对肥料的需求总量也不一样,生产上结合耕翻土地,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一6000公斤;饼肥50—100公斤,草木灰40—100公斤。黄瓜不耐渍,长江流域多采取高畦栽培。一般畦宽l—l.3米,或者垄面宽50—80厘米,沟宽50厘米,深25—30厘米,并做好田间排灌渠道。         施足基肥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黄瓜对基肥反应良好,整地时深耕增施腐熟有机肥,亩施2000公斤-3000公斤,毛肥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植株2-3片真叶时,开始追肥。黄瓜根的吸收力弱,对高浓度肥料反应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每隔6-8天追肥1次,亩施尿素5公斤-6公斤。   卷须出现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采收第一批瓜后再培土培肥1次,亩施花生麸15公斤-20公斤,复合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   夏秋季由于气温高,生长发育迅速,衰老也快,加之降雨量大,肥水流失多,除了施足基肥外,要早追肥。1-2片真叶期和采收第一批瓜后各培土培肥1次,要重视磷钾肥,以避免陡长、早衰。   春黄瓜苗期要控制水分。开花结果期需水量最多,晴天一般一天淋水1次,旱情3-5天灌水1次。雨天时要做好防涝工作。   (3)定植和大田管理:春露地栽培,要求断霜后,当地下10厘米处温度达15C以上,旬平均气温超过18C,苗龄为5—6片叶时,方选晴天进行定植。移苗时不宜深栽,以土坨略高于畦面为宜。夏、秋黄瓜当苗龄达3—4片叶或播后30—35天即可定苗。架黄瓜品种的种植密度,依据生育期长短和结瓜习性而定,生育期长的或侧蔓结瓜的品种宜小。一般每亩密度为3400—5300株,株行距25—30厘米×50一65厘米,每畦栽双苗。

缓苗或定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可降湿、提高土温,促进根部生长。春季雨量大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畦面和沟内积水;夏季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幼苗蒸腾量也较大,不能过分蹲苗,应视苗情及时补充水分,这期间中耕2—3次,采收根瓜时中止中耕。伸蔓后,距苗7—8厘米处插一根竹竿,搭成人字形,引蔓上架,每 3—4节绑1次蔓。主蔓结瓜品种,绑蔓时注意除去侧蔓和卷须,对主蔓根瓜上中部侧蔓留1瓜2叶摘心;侧蔓结果品种在4—5片真叶时摘心,留两侧蔓结瓜。当所留的主、侧蔓长满架时,进行打顶。并除去病叶和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黄瓜根系浅,吸肥能力较弱,迫肥上采取“少量多次”和“有机无机”交替施用的原则。一般定植缓苗或定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开沟条施或环施,亩追人粪尿 200—500公斤3根瓜采收后,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及少量的过磷酸钙。其后,每采收1—2次果实,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还要增加1%尿素和 0,3%一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2—3次,延长采收期。挂果期要保持畦面湿润,天气无雨时,每隔1—2天浇一次小水或者在施肥后浇水,夏季浇水须在傍晚进行。雌花座果后8一lo天采收嫩果,及时采收有利于余下雌花结果,还能保证果实风味清香,品质脆嫩。 搭架引蔓与整枝    一般卷须出现时插竹搭架引蔓,搭"人字架"。引蔓在卷须出现后开始,每隔3-4天引蔓一次,使植株分布均匀,于晴天傍晚进行。黄瓜是否整枝依品种而定,主蔓结果的一般不用整枝;主侧蔓结果或侧蔓结果的,要摘顶整枝,一般8节以下侧蔓全部剪除,9节以上侧枝留3节后摘顶,主蔓约30节摘顶。 采收     春季黄瓜从定植至初收约55天,夏秋季35天。开花10天左右可采收。即皮色从暗绿变为鲜绿有光泽,花瓣不脱落时采收为佳。头瓜要早收,以免影响后续瓜的生长,甚至妨碍植株生长,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从而影响产量。    定植后,要保证棚温达到30C左右,温度低时要采取多层覆盖。定植一周内密闭大棚。缓苗后,白天棚温控制在25℃左右,夜间保持在15C左右。当白天气温高于25℃时要进行通风,上午先从大棚背风一侧中部揭膜降温,随着棚温提高,中午可以打开大棚另一侧通风,下午温度降低时先放下对风的一侧棚膜,然后再放下另一侧膜。通风处薄膜要盖严。阴天仍要放风,可放在中午,时间短些,有利于降低棚内湿度。黄瓜生长要求较高的湿度,一般晴天白天相对湿度控制在 55%一65%,夜间不超过85%;阴天白天在70%一80%,夜间85%一90%。湿度过高,叶片边缘会产生水滴引起病害,因此大棚浇水量不宜大。以少浇、勤浇为原则。湿度大时,浇水后要采取通风措施,结果期2—3天一趟水,保持畦面见湿见干。   大棚黄瓜生长期较长,对肥料需求量较大。缓苗后结合浇水亩施人粪尿500公斤2根瓜采收后每亩追硫酸铵20公斤;结瓜盛期每7—10天追1次速效氮肥,每亩用硫酸铵15公斤或人粪尿500公斤。   幼苗长至6—7片真叶时开始搭架、绑蔓。架作立式单排,横头绑二道杆,两侧支柱系上铁丝,再往铁丝上吊绳,每株吊绳一根。根瓜要适时摘收,否则影响其他瓜的生长发育。采收果实应清晨进行,以保持鲜嫩状态。   (5)防止黄瓜苦味和畸形果的措施:黄瓜植株内含有一种葫芦素,当达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果肉发苦。葫芦素在早春低温、天气干燥或氮肥过量情况下易大量产生。防止办法,早熟栽培黄瓜采取大棚加地膜多层覆盖,保持较高的地温,进入结果期少施含氮量高的化肥,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交替使用,适当增施磷钾肥的措施,还要勤浇水,满足瓜条膨大期对水分和湿度的需求。黄瓜栽培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畸形果如蜂腰瓜、尖嘴瓜、弯曲瓜等,影响产量和品质。产生原因主要是栽培管理不当和结果期受精不良造成。黄瓜结果后水分能均匀供应就可控制蜂腰瓜;膨大期肥水充足就不会形成尖嘴瓜;及时摘除幼瓜附近的侧蔓和卷须,集中养分供应果实就能防止弯曲瓜。生产上发现畸形果要及早摘除,避免养分流失。

(6)病虫害防治  1、灰霉病   (1)生态防治: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  (2)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药剂防冶: 发病初期喷施25%敌力脱乳油3000-4000倍液、30%爱苗乳油3000-40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细菌性角斑病    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病原菌经伤口和水孔入侵发生为害。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积水,多年连作,肥水管理不当,都会加重发生。暴风雨后迅速发展,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浸2小时, 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9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按常规操作浸种催芽;   (2)药剂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加收米液剂400-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农抗120、2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 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枯萎病。症状是叶片下垂,整株枯死,根茎部缢缩呈褐色,水渍状腐烂,干燥时外皮纵裂,常有橙红色胶状物溢出。常用的防治药剂有:50%多菌灵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浇灌苗床或定植穴,每穴灌药0.25公斤。        4、霜霉病。发病时叶片边缘出现许多水渍状小斑点并很快形成黄绿色或黄色的大病斑,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潮湿时,上生灰褐色的霉层,以背面居多,严重时植株整个枯死。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防治,每7天1 次,连续4—5次,即可控制。        5、疫病。该病在幼苗、叶片、茎蔓和瓜条上都会发生。发病时,病部呈暗绿色水渍状,潮湿情况下发生软腐并伴有一定的腥臭味,蔓茎受害后,植株很快枯死。该病用药强调及时。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使用3—4次即可控制蔓延。         最常见的虫害有:黄守瓜、蚜虫等。          蚜虫。主要密集于叶上,在嫩叶背面及嫩茎上吸取汁液,造成嫩叶发卷,提早枯黄,脱落死亡。常用的防治药剂有:40%乐果乳剂1000倍液,80%敌敌威乳剂1000-1500倍液,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黄守瓜。成虫咬断瓜苗,严重时叶片仅留叶脉。防治药剂主要有:用50%辛硫磷2000倍液浇根,或喷施80%敌敌畏1000倍液。